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81条规定,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经公司研究决定对我公司井下泵房的排水设备进行全负荷联合试运转,在承受最大供电负荷和最大排量的条件下,全面检验供电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最大排水抗灾能力,并在试验期间分别测试各台水泵的上水量及有关技术参数、数据。为了安全、顺利的做好此项工作,特编制该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排水设备和负荷统计:
1、中央水泵:300DF65×6 7台(1#、2#、3#、4#、5#、6#、7#);其中工作泵2台,备用泵2台,检修泵3台(满足要求);配用电机均为:YBJC500-4 900KW 6KV 104A ;试验时开启4台水泵。
南翼-550水平泵房:300DF65×6 3台(2#、3#、4#);其中工作泵1台,备用泵1台,检修泵1台;配用电机均为:YBJC500-4 1120KW 6KV 114.4A ;试验时开启2台水泵。
10800采区泵房:300DF65×4 3台(1#、2#、3#);其中工作泵1台,备用泵1台,检修泵1台;配用电机均为:YB560M2-4 710KW 6KV 84.2A;试验时开启2台水泵。
北翼-450水平泵房:300DF65×4 2台(1#、4#),200D43*5 2台(2#、3#);其中工作泵1台,备用泵2台,检修泵1台;配用电机均为:YB560M2-4 710KW 6KV 84.2A 和YB2-400-4 315KW 6KV 37.7A;试验时开启1台300DF65×4水泵。
10900采区泵房:300DF65×4 3台(1#、2#、3#);其中工作泵1台,备用泵1台,检修泵1台;配用电机均为:YB560M2-4 710KW 6KV 84.2A;试验时开启1台水泵。
5200采区泵房:200DF43*5 1台(1#) 200D43*5 2台(2#、3#);其中工作泵1台,备用泵1台,检修泵1台;配用电机均为:YB2-400-4 315KW 6KV 37.7A;试验时开启1台水泵。
2、东风井提风机配用电机1120KW;公司井下局扇专线总负荷约为311KW。总容量:900×4+1120×3+710×4++315+311=10426(KW),三泉变电站2台变压器的总容量为7500+6300=13800(KVA),10426<13800满足要求。
全负荷试运转时,井下最高电流为:104×4+114.4×2+84.2×4+37.7+311/(1.732×6×0.8)=1056.7(A),对井下供电的4路高压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为330×4=1320(A),1320>1056.7满足要求。
南翼-550水平泵房:300DF65*6水泵3台(2#、3#、4#水泵),配用1120KW电机。联排时总容量:1120×2+157=2397KW(157KW为局扇、瓦斯抽排泵负荷),总电流为:2397/(6×1.732×0.8)=288.33(A)。联排试运转时,对10700供电的两路高压电缆(95mm2铜芯电缆)长时间允许负荷电流为218×2=436(A),436>288.33,满足要求。
4、10800泵房:300DF64*4 水泵3台,配用710KW电机。联排时总容量:710×2+157=1577KW(157KW为局扇负荷),总电流为:1577/(6×1.732×0.8)=189.69(A)。联排试运转时,对10800供电的两路高压电缆(70mm2铜芯电缆)长时间允许负荷电流为181×2=362(A),362>189.69,满足要求。
5、10900采区泵房、北翼-450水平泵房、5200采区泵房各开启一台水泵,满足要求。
6、预计排水能力(中央泵房):
300DF65×6 水泵流量 10×80%=8.0(m3/min),全部水泵的排水能力为: 8.0×4=32m3/min;
?325×10排水管路4排向井上排水,设计最大排水量为48m3/min,因管路结垢等原因,预计管路排水能力:32m3/min×90%=28.8 m3/min。
故:今年全负荷试验预计最大排水能力为28.8m3/min。
二、供电系统
1、由35KV三泉变电站专供井下中央配电室4条高压电缆(MYJV42-3×150mm2 )。分别是下井1#电源由降压站11#盘供至井下中央配电室1#高压配电装置,2#电源由降压站14#盘供至井下中央配电室2#高压配电装置,3#电源由降压站13#盘供至井下中央配电室3#高压配电装置,4#电源由降压站12#盘供至井下中央配电室22#高压配电装置。
2、中央配电室15#高压配电装置供至1#水泵启动装置,12#高压配电装置供至2#水泵启动装置,4#高压配电装置供至3#水泵启动装置,8#高压配电装置供至4#水泵启动装置,5#高压配电装置供至5#水泵启动装置,16#高压配电装置供至6#水泵启动装置,7#高压配电装置供至7#水泵启动装置。
3、北翼-450水平泵房变电所1#、2#电源分别由井下中央配电室11#、18#高压配电装置供出,两条线路均为6KV 3*70mm2铜芯高压铠装电缆。
4、10900泵房变电所1#、2#电源分别由10900绞车房变电所1#、2#高压配电装置配出(井下中央配电室分别引自11#、18#高压配电装置 ),两条线路均为6KV 3*70mm2铜芯高压铠装电缆。
5、南翼-550水平泵房变电所1#、2#电源泵房分别由井下中央配电室19#、6# 高压配电装置供出,两条线路均为6KV 3*95mm2铜芯高压铠装电缆。
6、10800泵房变电所1#、2#电源分别由10800采区变电所和10800绞车房变电所1#、2# 高压配电装置配出(井下中央配电室分别引自19#、6# 高压配电装置),两条线路均为6KV 3*70mm2铜芯高压铠装电缆。
7、5200泵房1#、2#电源分别由井下中央配电室13#、14#高压配电装置供出,两条线路均为6KV 3*70mm2铜芯高压铠装电缆。
三、组织安排
1、总负责人:机电矿长车呈新
2、负责人:地面由机电科科长负责、井下由机电队队长负责、测水由技术科(地测科)科长负责
3、供电组负责人:
降压站:机电科科长 中央泵房:机电队分管供电副队长
4、排水组负责人:
井口测水池:技术科、机电科、机电队各派一名技术负责人
中央泵房:机电队队长
5、东提风机负责人:机电队副队长一名
6、主副井绞车:机电队副队长一名
7、组织应急抢险组:中央泵房、10800和南翼-550水平泵房各组织不少于6人应急抢险小组
8、各采区变电所:安排专职电工
9、安全检查员:由安监处派员
10、瓦斯及测风检查员:由通防科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