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技术特征、长度、服务年限
名称:副斜井底板硬化、砌筑水沟、管路架设
技术特征:坡度16度,厚度:砼底板200mm厚,长度:773米。
服务年限:与矿井年限相同
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图纸编制好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向全体施工人员贯砌学习并签名。
2、提前做好铺底、水沟砌筑的混凝土所需原材料(砂、石、配合比)、试验、报验工作。
3、提前备好管路架设所需材料及工具。
3、测量人员,提前给定巷道中、腰线。
三、质量要求及标准:
铺底
(一)保证项目: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配比、原材料计量、搅拌、混凝土养护必须符合设计、措施规定;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二)基本及允许偏差项目:
1、标高:-30~+50mm
2、表面平整度:最大值≤10mm
3、底板厚度:200mm。
(三)水沟砌筑
1、保证项目: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配比、原材料计量、搅拌、混凝土养护必须符合规定;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要求。
2、基本及允许偏差项目:
水沟净尺寸:450×500mm,误差±30mm。
四、施工材料
(一)混凝土
1、原材料的选用:
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粗骨料:石子选用粒径为20~40mm碎石,含泥量≤3%。
细骨料:砂子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3~3.7,含泥量≤5%。
水:中性水,污水不准使用。
2、混凝土强度配合比设计
体积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粗砂:石子=1:2:2。
3、施工技术措施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或经试验室复试合格达到质量标准方准使用,对水泥需在使用前详细核对出厂日期、包装或散装号;严禁使用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或存放变质结块的水泥。
搅拌上料次序:先加石子、水泥,后加砂子。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秒。拌和料要随拌随用,运输、存放、浇筑时间不超过90分钟。
质量控制:
A、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底板散水湿润。
B、混凝土应进行洒水养护。混凝土在终凝2小时后应洒水养护,同一混凝土区域内洒水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每天保养不少于3次。在第二次铺底前,对底板表面应进行清扫、洒水。
C、及时采集现场混凝土掺拌料制作混凝土强度检测试块,并要有检测结果报告单和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
五、施工方法及工艺
施工概述
该工程施工长度773m,工程主要包括:
1、砌筑水沟,水沟净尺寸450×500(宽×深)mm。
2、清挖井筒浮碴,使用风镐配合人工用镐进行抛挖至设计断面尺寸。
3、铺底,用混凝土铺底,铺设厚度200mm。
在铺底过程中,严格按照给定的中、腰线进行施工,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底板表面振动提浆,同时在混凝土表面散水养护。
4、安装管路,搬运管路时,作业人员要配合好,齐抬齐放,防止扭伤手脚。
安装管路时应根据管路的安装用途和施工场所的条件要求,带齐所需工具。安装前应详细检查管材质量,应无堵塞物,管盘应完好。管路要吊挂平直,管子的接头接口要拧紧,用法兰盘连接,必须加垫圈,做到不漏气、不漏水。用法兰盘连接管子时,严禁手指插入两个法兰盘间隙及螺丝眼,以防错动挤手。紧固螺栓时应对称进行,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所需工具要合适。全部工作完成后,应清理现场,清点工具及剩余材料、配件,妥善保管。
铺底、水沟浇筑、管路安装的施工
(一)铺底
1、按腰线在底板打设标高桩,并拉通线。
2、在道心及道外倾倒砼,铺平,并用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均匀振捣。振动器振动要覆盖整个地坪,每点每次振捣时间约为2分钟,振捣避免碰到轨枕。铺底厚度200mm。
3、用木抹将底板表面抹平。
4、在底板表面初凝前将表面振动提浆。
(二)水沟浇筑
1. 首先采用风镐配合人工用镐挖的形式,按给定的中、腰线进行清挖,挑出毛水沟。
2. 按水沟净尺寸450×500mm支设模板。
3. 模板支设要牢固。
4. 支模前在模板上摸上一层油,便于拆模,及保持沟壁光滑。
5. 沿沟沿拉两条通线,看模板是否成一直线,腰线至模板上口距离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