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技术要求
第一节 巷道施工
一、概述
从轨道上山上部车场绕道矿测量给的开门中,向北掘进施工绞车房通道12.456m,90°向西掘进17m,均为3-3断面,90°向南掘进4.4m(2-2断面)、掘7.1m(1-1断面)、掘8.2m(2-2断面)与上部车场绳道贯通(贯通措施另行补充),待贯通后按设计要求施工绞车基础(附平面图、断面图、绞车基础平、剖面图)
二、施工工艺:
1. 巷道采用钻爆法掘进。
2. 工艺流程:打眼→装药连线放炮→临时支护→打顶部锚杆→出渣→打帮部锚杆→打眼→装药连线放炮→临时支护→打顶部锚杆→出渣→打帮部锚→喷浆→下一循环。
(一)打眼
1. 打眼机具为2台风动凿岩机。
2. 打眼爆破严格按本措施中炮眼布置图和爆破参数表进行,加强爆破效果考察,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3. 打眼工必须熟练掌握打眼技能,打眼过程中给风给水要均匀,遇到停风、停水,应将钎杆拔出,防止因气腿下落将钎杆压弯变形。
4. 钻眼应与岩层节理、裂隙方向成一定夹角,尽量避开岩层节理、裂隙方向打眼。
(二)装药连线放炮
1. 炸药为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雷管为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大于130ms。
2. 采用正向装药,封泥长度不小于600mm,封泥必须使用 “一炮三泥”。
3. 连线方式采用大串连。
4. 绞车房、通道施工放炮警戒位置为①轨道上山上部第一个躲避硐室。②490m回风巷与8煤回风上山三岔门处。④主斜井正、反向风门以里新鲜风流处(放炮处)。
(三)出渣
采用扒装机出渣人工推车,绞车提升。
(四)支护
本巷道采用锚喷支护。
1. 锚喷支护
1) 巷道为半圆拱巷道,支护规格:1-1断面;巷道净宽为6600mm、净高为4500mm、净断面积26.32㎡,2-2断面,巷道净宽为3000mm,巷道净高为2900mm;净断面积:7.5㎡,掘宽3200mm,掘高3000mm。3-3断面,巷道净宽为2800mm,巷道净高2800mm;净断面积:6.92㎡。
2)本次设计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巷道,使用左螺旋金属树脂锚杆,锚杆规格为φ20×2200mm,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采用加长锚固,每根锚杆使用2根Z2350树脂锚固剂,锚固长度不小于1m。锚杆的扭矩不小于200N·m,锚杆抗拔力不小85kN。喷射砼厚度为100mm,砼标号不低于C20。
3)起吊锚杆严格按图示位置施工,起吊锚杆规格为φ20×2200mm,每根锚杆使用2根Z2350树脂锚固剂。
4)图中地脚螺栓孔符号说明: 200×200mm, 150×150mm, 100×100mm。
5)基础及螺栓孔预留100mm高度二次浇注层,待设备安装就位后再浇注。
6)绞车房内的电缆沟底板保持一致。
7)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30。
8)操作台基础及位置可根据现场条件安装时确定。
第二节 机电运输
一、供电
绞车房、通道掘进工作面电源来自地面变电所,供电方式为集中供电,经开关用橡套电缆接至KBZ开关,再用不同型号的电缆连接,供迎头各机械设备用,电缆要吊挂整齐。风机使用双风机、双电源,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二闭锁”。
二、供风
压风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
三、供水
1. 供水点为地面储水池、水管及井下潜水泵压水。
2. 掘进过程中,必须有管钳工负责供水管路的日常维护工作,发现供水管路出现漏水现象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迎头的正常供水。
四、排水
绞车房、通道自排水地段挖水沟进行排水,不能自排水地段设潜水泵排水,需进行探放水时,另上措施报审。
五、运输
运输路线为:上部车场绕道→回风联巷→主斜井→地面。
第三节 通 风
一、通风计算
1.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掘=100×q掘×K掘通
Q掘=100×0.223×2.5=55.75 m3/min
其中:Q掘--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3/min,可按条件相似的工作面推算。
K掘通--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平均值之比。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取最大值。没有观测数据时,机掘工作面 K掘通=1.2~2.0,炮掘工作面K掘通=1.8-2.5。
2.按掘进工作面最多同时作业人数计算
Q掘=4×N
Q掘=4×15=60m3/min
其中:Q掘--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N--工作面最多同时作业人数,人
3.按炸药量计算
Q掘=10×A
Q掘=10×22.2=222 m3/min
其中:Q掘--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A--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kg
4.按风速进行验算
煤巷掘进最低风量 Q煤掘>60×0.25×S
Q煤掘>60×0.25×13.76=206.4m3/min
煤、岩巷掘进最高风量 Q掘<60×4×S
Q掘<60×4×13.76=3302.4m3/min
其中:Q煤掘--煤巷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S--掘进巷道的平均断面积,m2
通过以上计算,掘进工作面供风量取222m?/min。
三、局部通风机及配用风筒选型
1.风机及风筒的选型
Q局=K1×Q掘面
=1.15×222=255.3m?/min
式中 Q局--局部通风机的需风量
K1--风筒漏风系数
Q掘面--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
根据绞车房、绕道掘进工作面的需要风量及掘进巷道的供风长度,选择FBDNo5.6/2×11kw型局部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为2×11kw的局部通风机,该风机风量为320-180m?/min,配以直径0.6m的胶质阻燃风筒可满足要求。
2.巷道总长度、局部通风机位置:
设计总长度51.15m,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为222m?/min,局部通风机吸入所需风量为255.3m3/min, 局部通风机型号为FBDNo5.6/2×11kw型局部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为2×11kw的局部通风机,风筒直径0.6m的胶质阻燃风筒,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安装在主斜井正、反向风门以里新鲜风流处。
四、通风系统
绞车房、通道风流方向
新鲜风流:由主斜井→局部通风机→风筒→绞车房、通道。
乏风流:掘进工作面→回风联巷→+490m回风巷→回风井→地面。
第二章 安全措施
第一节 一般安全管理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操作。
2、施工前由施工队队长负责组织,措施必须贯彻到每一位施工人员并签字,轮休或请假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补学习,否则不得入井作业。
3、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矿灯、自救器,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4、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坚决贯彻《煤矿安全规程》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掌握本工种《煤矿技术工人操作规程》。
5、每班接班时,当班第一安全责任人必须对掘进巷道及工作面迎头进行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先进行处理,隐患消除后方可进行工作面进行作业。
6、各工种必须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上岗人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按章作业,搞好工程质量;对出现的问题要做到交清接明,现场能处理的问题要立即处理,消除事故隐患;现场处理不掉的要及时向矿调度及单位值班人员汇报。
7、所有井下施工人员均要爱护井下安全设施,并自觉管理使用好,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8、施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佩戴好自救器及防尘口罩。
9、各种设备的检修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项,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非本岗位工严禁操作设备。
10、架运长重料时,施工人员要观前顾后,站稳抓牢,喊清口号,协调一致,以免伤人。
11、施工内容与措施不符时,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
第二节 巷道施工
一、掘进
(一)打眼
1. 施工人员每次进入施工地点前必须先对沿途巷道及作业地点附近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只有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2. 打眼前,永久支护必须支护到迎头,严禁空顶空帮作业。
3. 打眼前,先用长柄工具找掉迎头浮矸活石。
4. 打眼前,应先检查打眼机具,保证其完好,风动设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接头处必须使用U型卡;检修、检查风钻时必须关闭压风。

上一篇: 某矿井停产及复产安全技术措施
下一篇: 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措施